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滁州:从“好邻居”到“合伙人” 一体化助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19 11:15:02 来源:央广网

航拍滁宁城际铁路(央广网发 计成军摄)

央广网滁州6月18日消息(记者 张宣剑)6月18日,滁宁城际铁路首次开通市民试乘体验,预计7月1日迎来初期运营,滁州人民终于迎来了心心念念的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作为全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滁宁城际铁路建成后,将不断缩短滁州与长三角城市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滁宁一体化建设。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的滁州也将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资料图)

从“苏皖好邻居”到“长三角合伙人”

滁州与南京是一河之隔的近邻,是一衣带水的亲邻,地处皖苏交界的汊河镇,与南京市江北新区相邻。近年来,汊河镇依托区位优势和“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契机,成为承接南京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这个曾经的传统农业小镇紧抓机遇,深度融入长三角,参与产业协作分工,逐步形成轨道交通装备、太阳能电池片等产业集群。

来安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体制创新引领区、产业协同示范区、同城发展先行区”为目标,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全力以赴加快发展。2022年,实现全区经营(销售)收入50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88亿元、税收19亿元。

在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车间内,机器轰鸣,一台台工业机械手臂熟练地抓取、装卸材料。这家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140天的太阳能电池项目,创造了项目建设业内速度之最。

“我们当初选择落地滁州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的区位优势;另一方面也是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发展速度。”捷泰公司负责人王海超说。

记者了解到,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与南京毗邻,在产业链合作与“双招双引”上“无缝对接”,功能区对标南京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定位,已形成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特色主导产业。

空间距离的不断缩小,使滁宁两地人员往来、产业发展更加密切。从干部互派挂职到共建产业合作园区,从资本与项目对接到民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南京的手和滁州的手牵得更紧更牢。

截至目前,滁州共与南京、苏州等长三角城市共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4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4个,跨省合作平台数量和体量均居安徽第一。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曾经的“苏皖好邻居”正变成给力的“长三角合伙人”。

从“产业集聚”到“产才融合”

(光伏玻璃自动化生产车间 央广网发 汪称摄)

6月15日上午,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硅工业园区,一块块大尺寸的光伏玻璃正在打包加工。全自动化的生产车间里,工人正井然有序得在操作台上忙碌着,光洁透明的光伏玻璃在像平静的湖面“徜徉”在流水线上。

“目前第一座1200吨光伏玻璃生产线已点火投产,其余4座窑炉也在陆续投产中。全部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光伏玻璃产业园之一。”安徽福莱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面对光伏产业这一新“风口”,滁州抢抓“双碳”机遇,利用资源禀赋,通过产业链招商加快产业集聚,先后招引隆基、东方日升、福莱特、亚玛顿、晶科、福斯特、阳光电源、捷泰等光伏产业头部企业落户,构建起日趋完整的产业链。2022年产值达到了873亿元,连续两年增长超100%。其中光伏组件、光伏玻璃产能分别占全国11%、21%,占全省60%以上,滁州市正全力打造“世界光伏之都”。

在滁州市经纬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台台高端数控机床正开足马力投入生产,切削打磨声隆隆作响……

几年前,该公司承接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开发“球面扫描架实验系统”项目,因技术难度过高,关键控制系统开发一度停滞。

2021年3月,滁州学院副教授李刚来到经纬装备担任“科技副总”。在他带领下,公司科研团队仅用4个月就成功研发该控制系统,并与结构件整合后,顺利通过中国电科38所验收。

经纬装备所在地来安县与高校合作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按照企业需求,去年共派驻“科技副总”9名,协助企业申报专利18项,市级以上项目5项,新增产值1000多万元。

产教融合是国家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衔接贯通的战略性举措。

据悉,滁州市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工作,已形成光伏、半导体、汽车及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医药器械、智能家电、新型化工、健康食品8大产业链。2022年,全市战新产值2090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居全省第二;战新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44.6%,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已成为滁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滁州市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力度,在全部新建项目中,新建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占比在40%以上,总投资额近800亿元。“滁州市努力夯实创新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光伏、半导体、智能家电、新能源电池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滁州市科技局局长王燕永说。

“有中做优”智能家电迈向高质量发展

“百舸竞发勇担当,中流击水敢为先。”一直以来,滁州在全国智能家电领域占据不小的份额,但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转型升级成为摆在各企业面前一道“必考题”。

今年初,安徽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发起设立安徽省智能家电(居)产业主题母基金,落地中国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滁州,母基金总规模30亿元。

记者了解到,安徽省智能家电(居)产业主题母基金的落地进一步优化了安徽智能家电(居)产业结构,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智能家电(居)产业转型升级。

航拍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央广网发 计成军摄)

与此同时,滁州市经开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扭住项目“牛鼻子”,坚持招大引强,聚力“双招双引”。按照产业链的思路,坚持以商招商,对有价值、符合产业定位的项目线索紧盯不放、高位推进,不断延伸和加粗产业链条。

经过多年发展,滁州经开区现已集聚规模以上家电及配套工业企业73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31家,10亿元以上企业7家,百亿元以上企业2家。整机企业方面,集聚了博世西门子、康佳、扬子、等众多品牌;零部件企业方面,集聚了惠科、立讯、长电、等配套企业。

目前,园区已形成以冰箱、空调、洗干衣机、电视机为主体,制冰机、开水壶等小家电为补充的产品体系,从产品研发、模具设备、零部件生产、主机装配、检测认证、物流运输至线上线下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日趋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家电研究安徽分院依托中家智锐、中认倍佳等企业,组建家电设计、智能检测、制造业创新等一系列公共创新平台,建成30个专业实验室,覆盖冰箱、空调、小家电等多个种类,服务800余家客户。中家智锐获批“安徽省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实现滁州市制造业创新中心零的突破。

“园区拥有家电类高新技术企业42家,建成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42个(其中国家级平台2家),智能家电产业发展动力十足、活力迸发,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滁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孝水介绍说。

除了产业发展,滁州还围绕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目标定位,在交通互联、服务共享、生态共保等方面加快一体化发展步伐。南京琅琊路小学等4所中小学在滁设立分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校区一期建成投入使用,滁州与苏浙10个县(市、区)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协议,共公布1400余项“跨省通办”事项清单。

“双圈互动,左右逢源”作为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营商环境也为滁州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而滁州也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招大引强,从无到有,有中做优,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标签:

x 广告
金融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租赁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