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电话露出破绽 法官当场智破谎言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战海峰 通讯员 刘一菡 龚方海
“陈某,你什么时候到法院,申请执行人已经到了。”
(相关资料图)
“范法官,我已经在路上了,今天有点堵车,不说了,马上绿灯了。”
近日,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范宜民在开展一起执行案件的调解工作中,一如既往地与当事人联系沟通,而当事人不经意的回答却成为该案执行的突破口。
查封车辆无踪迹 案件执行陷僵局
在陶某诉陈某、罗某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一案中,北碚区人民法院经依法审理,判决陈某、罗某应向陶某支付工程款107225元及利息。判决生效后,因陈某、罗某未及时履行判决内容,陶某于2023年1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北碚区人民法院依法向被执行人陈某、罗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但陈某、罗某并未主动履行义务。经开展调查后,法院依法冻结了陈某、罗某的银行存款6000余元,分别查封了陈某、罗某名下的车辆,但经多方查找,并未发现被查封车辆的踪迹。除此之外,亦未发现陈某、罗某名下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
眼看该案执行陷入僵局,申请执行人陶某主动要求法院开展执行调解工作,并表示可以适当放弃部分案款。为尽快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执行法官立即与陈某、罗某取得联系,当了解陶某愿意放弃部分案款后,陈某、罗某均表示同意到庭接受调解。
“陶某已经作出让步了,说说你们的意见吧。”调解室里,执行法官引导双方当事人就履行事宜进行协商。
“陶某虽然放弃了部分案款,但我和罗某确实没有这么多钱,我们只能付5万多。”
“我的意见和陈某差不多,我们确实困难,陶某能不能再让让步?”
调解过程中,陈某、罗某一直以经济困难为借口“讨价还价”。最终,陶某与陈某、罗某在履行金额、履行期限上均无法达成一致,法院主持的调解未能成功。
谎言当场被戳破 查封车辆终“现身”
调解结束后,正当陈某、罗某准备起身离开时,执行法官向陈某问道:“刚才你说路上很堵,你怎么来法院的?”
这个看似随意的问题却让陈某迟疑了两三秒,“我坐公交车来的,路上确实很堵。”
“我刚才和你联系的时候你说在等红绿灯,你坐公交车在等红绿灯时有那么着急吗?你是自己开车来的吧?”执行法官继续追问道。陈某飘忽不定的眼神和职业的敏锐性让执行法官初步判断,陈某应是自行驾车前来法院的。
面对法官的追问,陈某沉默了,这也让法官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果然,经过民警仔细查找,在法院附近的停车场发现了陈某名下已被查封的汽车。为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执行法官随即决定对该车辆实施扣押。
眼看自己的谎言被戳破,陈某想到自己与罗某承担的是连带责任,便向执行法官报告罗某的车也在停车场。随后,罗某名下已被查封的汽车也被一并扣押。
“你们俩的车已经被依法扣押,既然你们拿不出钱履行义务,那就按照法定程序对车辆进行评估拍卖。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试图逃避执行,法院将依法严厉惩处以各种方式规避执行、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行为。”执行法官向陈某、罗某阐明了相关法律规定,并对其逃避执行的行为进行了训诫。
两人的车辆被扣押后不久,陈某、罗某主动联系法院,请求暂缓处置程序,并表示愿意履行义务。
最终,陈某、罗某在履行部分案款后,与陶某达成了分期付款的执行和解协议。
执行工作中,一些被执行人常常心存侥幸,妄图使用一些小伎俩、小聪明拖延执行、规避执行。殊不知,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通电话等等在执行法官眼中都蕴藏着丰富的信息,他们秉承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以求极致的精神办好每一起案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