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焦点:武汉推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
发布时间:2023-01-16 09:28:41 来源:凤凰网湖北

原标题:工厂预制“积木块” 建造如同“搭积木”

武汉推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

蔡甸区龙王庙五期项目。


【资料图】

汉阳四新大道、芳草三街与汉城路合围地块,高达200.05米的中南科研设计中心拔地而起。这里,将成为武汉打造“工程设计之都”的重要载体和强力支撑。

在建造过程中,技术人员一直在创新、优化施工技术,希望从源头减少建筑废料的产生。

■ 大厦外墙板以“榫卯”方式拼装

据承建单位博宏建设集团项目部高级工程师杨云华介绍,中南科研设计中心项目的主楼外墙,早期方案为“窗间传统砌体外墙”,施工风险高,操作难度大。

“我们项目部充分发挥EPC联合体的优势,开展优化设计,攻关研发了‘装配式窗间外墙’,实现了施工成本低、质量好、工期节约且作业更安全的目的。”杨云华说。

形象地说,这种装配式外墙,与航母的“分段式建造”很类似,就是提前在工厂预制不同规格的外墙板,运至现场后,利用“榫卯”结构原理进行拼装,无须进行二次结构施工,省时省工。

楼层板混凝土浇筑,其外侧需要设置一圈高约14厘米的边模。超高层建筑工人在操作时难度大,风险较高,且没有支撑点。“我们深入研究设计图纸,借鉴最外侧玻璃幕墙的槽式埋件解决了这个难题,采用钢模板‘栓接’在预埋的槽式埋件中。钢模板还实现了循环使用,在无形中节约了成本。”

对于钢结构外框梁,传统设计方案一般为实腹式钢梁,经过设计优化,在保证结受力的基础上调整为格构式钢梁。这样一来,大量管线可以布设在中空的钢梁内,大大提高楼层的空间利用率。

此外,这个项目实施了定型化防护措施重复利用,消防水、照明系统永临结合,混凝土泵管清洗水三级沉淀后重复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装配式地下室外墙后浇带保护墙工艺,装配式道路等绿色建造创新技术,大大提升了项目的总体效益。

■ “拼装房”大大减少建筑垃圾

在蔡甸经济开发区东风大道与常乐大街交会处,2栋装配式钢结构高层住宅也在建设中。

据蔡甸区龙王庙五期项目装配式负责人孙一介绍,该项目主体结构采用100%预制钢结构柱和梁;外墙则采用保温装饰一体板,集保温、防水、饰面等功能于一体,工厂化生产,现场直接安装。

与传统混凝土结构住宅比较,这样的“拼装房”在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方面有着多项优势。

其一,钢结构主体部件、蒸压加气混凝土(ALC)条板、楼梯、空调板、飘窗等部品部件,都是在工厂进行设计、预制,现场进行流水式装配作业,从而大幅减少现场作业的粉尘、噪声、污水产生量,最大程度降低材料损耗。

其二,与传统混凝土结构住宅比较,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大为节约混凝土、减少施工用水,节省施工工序、缩短工期、减少用工数量,在材料和施工人员两个方面同时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

其三,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各类部件都可以在生产之前,就进行精细的排版和图纸的二次深化,使得现场材料的切割量降低,进一步减少了废料的产生。

即使有少量建筑垃圾,也可以送往建筑垃圾(弃料)处置中心,进行资源化利用。

■ 武汉加大装配式建筑推进力度

2020年武汉市被住建部评为国家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2022年,市城建局发布武汉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加大新型建筑工业化推广力度。鼓励各区积极申报装配式示范项目,新增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18个,建筑面积88.41万平方米。全市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全市新建建筑在设计阶段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100%,竣工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99.81%,新增竣工绿色建筑面积2359.72万平方米。

《武汉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推进绿色建筑,到2025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稳定在98%以上,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50%以上。推广装配式建筑,到2025年,重点区域新建建筑按照装配式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造的比例达到100%。强化建筑垃圾收集和利用,到2025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

下一步,武汉将以推进建设“无废城市”和申报全国智能建造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加大装配式建筑、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推进力度,促进全市建筑业“工业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

标签: 建筑垃圾 绿色建筑

x 广告
金融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租赁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